2014年5月24日 星期六

[2014/5/24] 061-疾病 062-(空跑) 063-交通意外(空跑) 064-疾病 065-疾病(取消) 066-疾病(OHCA) 067-疾病(氣切支援) 068-疾病(OHCA)

上週覺得永吉的實習case比較普通 沒想到這周就跑個沒完
個人跟了八趟救護 除了三趟空跑或者取消外 其他五趟都是ALS個案
其中又有四趟到院後檢傷1級 兩趟OHCA 一趟ROSC
透過ALS真的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現場的處置和病理在回程時都跟學長姐討論了很久
不過永吉在我們至今實習的時候都是開行政二梯
所以2號要我們出二梯要打電話到值班室問能不能出勤 確定後才由值班室廣播
備勤的訓練也很紮實 今天俯臥翻身已經可以做到三分鐘 正躺一分半以內
IV也成功打上20G(2"長針) 也不知道為什麼分隊的針要這麼長 這樣在手背幾乎很難上

[061-疾病]
BLS疾病派遣,就在分隊對面,車子出去後迴轉就到了,警衛出來說病患意識不清,我們快速拿著三寶進去,家屬已經用輪椅把病患送到一樓,我們就在電梯口接觸病患,為78歲女性,剛接觸時病患眼睛可以張開,但言語和動作反應不明顯,現在家屬說過去有阿滋海默、高血壓病史,主訴早上吃過早餐後意識不清,現場意識對痛有反應,呼吸約18次/分,血壓159/72,脈搏114,血氧92,體溫38.5,血糖268,由於病患要求送榮總,再加上皮膚有些乾燥,所以現場嘗試打IV,但現場兩支20G沒上,到車上22G有上,由於病患血氧還是稍低,所以給了鼻管4L/min,血氧升到98,脈搏115,血壓156/81,瞳孔大小正常,但對光無反應,詢問下知道雙眼有開過白內障,在送醫過程病患意識有下滑的狀況,GCS 225,到院後,脈搏106,血壓138/68,體溫37.8,檢傷1級,有趣的是學姊在問病史的時候,家屬又多說出了有心臟病、糖尿病、胃癌病史。
這個case後來跟學長討論其實沒有太明確的結果,以生命徵象來說意識不至於會這麼差,比較有可能是發燒造成的,但答案還是只能透過更多的分析才會知道。至於問病史的部分,後來討論是覺得可以直接問「有沒有心臟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或是中風過」,這樣家屬會比較明確的回答。

[062-(空跑)]
在麥帥二橋上的派遣,民權16也有支援,到達現場看到兩個工人在橋上工作,應該是熱心名眾看到後報案的吧。

[063-交通意外(空跑)]
三四台汽車的小追撞,保險桿有一點凹,沒有人受傷,等待勤區到場後,簽名歸隊。

[064-疾病]
BLS疾病派遣,現場在民宅二樓,家屬表示病患77歲女性,過去有高血壓病史,中午叫他起床就叫不起來,我們快速衝入房間內,病患對痛有反應,GCS 214,還有呼吸,但有酣音,我先把她頭後面的枕頭抽掉,呼吸次速約12次/分,血壓188/78,脈搏54,血氧96,血糖36,確定是低血糖造成的意識改變,現場直接準備打D10w,我原本要上的,但病患的BMI有點高,我連血管都看不到...只好讓學長打(22G),IV打上以後直接推兩支(40ml)的D50w,經過幾秒鐘,病患的酣音減少,開始會翻身,約一分鐘後,就可以坐起來跟家屬對話,一開始她還不願意就醫,在家屬的勸說下,自行走路下樓上救護車就醫,送醫過程,除了體溫偏低34.5度外,生命徵象穩定。
到院後,學姊還很訝異說:不是低血糖嘛?怎麼用走得進來,我覺得這是一種對EMT的改觀吧,現場EMT直接推藥,矯正意識不清的因子,現在台北市也鼓勵T2在低血糖的p't上on IV可以有獎金,都是一種鼓勵。

[065-疾病(取消)]
疾病OHCA支援古亭分隊,出勤路上取消。

[066-疾病(OHCA)]
ALS派遣,轄區內的OHCA,所以出A1編制,學長在車上跟我借聽診器,以便現場on endo的時候可以聽肺音,做通氣測試,到達現場時發現信義92已經到達,把擔架、長背板放到家門口,學長把monitor放到信義的車上,我們就帶著endo包跟IV包衝進去,我跟信義的學長先去接觸病患,學長確定ohca我就協助把病人到客廳,便直接開始CPR,第一下肋骨就斷了兩三支,壓到後來幾乎沒有什麼胸回彈,同時學長也貼上AED,心率顯示Asystole,由於家屬除了壓胸外,不希望插管和打epinephrine,協調下學長幫病人上了3號的LMA,處置到第二次分析後就用軟墊搬下樓,搬運過程為了避免LMA拉扯,所以有分離BVM和LMA,放上擔架後快速推入車,我去協助壓bag,打氣的過程病患一直有漚吐物流出,兩位學長輪流CPR,過程學長有把monitor的End-ti CO2接上LMA,送入醫院後家屬很快就放棄急救了。後來看救護記錄表,病患有心臟病、肺栓塞的問題。
在中崙沒跑過OHCA的我,第一趟OHCA還是在永吉跑的,其實沒有想像中的慌亂,但還是會有些緊張,學長到院後也有跟我提醒一些小細節。雖然說LMA已經算是效果不錯的進階呼吸道,但遇到這種有嘔吐物的狀況,endo跟LMA的差異就很大了,LMA會受到嘔吐物的影響,不過在已有漚吐物的狀況下如果要endo就需要先抽吸不然會看不到聲帶,這樣比起來LMA又可以比較快速建制呼吸道。有趣的是,永吉95一梯出路倒救護,剛好也送人到忠孝醫院,透過無線電知道我們要送OHCA過去,一下車就看到兩位同學衝上來協助,這樣一次就有兩個TP,兩個T2,還有三個T2實習生耶。

End-tidal CO2
下一次吸氣期之前,吐氣的高原期結束的那個點所測得的值稱為PetCO2(End tidal CO2 concentration 潮氣末二氧化碳濃度)
1. 10以上 評估換氣狀況及CPR效率,如低於10則可能有問題。
2. 40以上 已有自律呼吸(ROSC)。

[067-疾病(氣切支援)]
現在台北市規定遇到氣切病人需要請求高救隊帶著呼吸機支援,這趟是支援舊莊的勤務,病患為88歲男性,過去有高血壓、心臟病、失智、中風病史,由於兩側都中風過所以就做氣切,現場病患意識不清,GCS 1T3,呼吸很喘,有雜音,舊莊的學長在我們到之前已經有做過抽吸,呼吸次數約30次/分鐘,明顯使用輔助肌呼吸,血氧一直拉不起來,約78左右,氣切只是接一般的製氧機,最高流速約5L/分,血壓76/41,脈搏74,體溫37.4,從呼吸急症的道氣力三個面相來看,道跟力都有問題,我們先把氣切面罩接到我們的三合一上,給10L/分氧氣後搬運,上車後開始用BVM正壓給氧,血氧有拉到85,但也拉不上去,血壓136/103,脈搏90,到院後,檢傷1級,直接進重症區,醫生來聽肺音說有wheezing,所以有給一些A+B的藥去處理下呼吸道的問題。
這好像是我第一次遇到氣切的病人,處理起來有蠻多要思考的,學長後來也有提到像是這種可以自主呼吸,其實就不用等到呼吸機到,必要時就可以直接送了,至於後來要用BVM還是呼吸機給氧,結論是還是用BVM給對於這種有自主呼吸的病人比較好,因為呼吸機是自動的,無法配合病人的呼吸次數。

呼吸急症
道:呼吸道問題,口咽、鼻咽、LMA、支氣管擴張劑
氣:氧氣濃度問題,鼻管、簡單面罩、NRM
力:呼吸力道問題,BAM、呼吸機、半坐臥(減少回心血)

[068-疾病(OHCA)]
原本已經要還背心退勤了,但才剛走出門警鈴就響起,想說再跑一趟吧,BLS疾病救護,到達現場看到內湖92的車才知道是雙軌派遣,內湖的學長已經在車上CPR了,剛好AED正在分析且可以電擊(VF),學長跟學姊快速衝上去協助,完成第二次電擊後便狂奔往三總,我指引病患家的外勞上高救的車,跟在他們後面,到達醫院後,我跳下車狂奔到內湖的車旁,這時他們完成第三次電擊,我協助推擔架,在ER內也是用跑的進入急救區,換床前有幫忙壓一下。在寫救護記錄表的時候,聽到學姊講病患已經ROSC了,血壓99/56,脈搏132,照外勞的說法,他們比較像是目擊OHCA,但他們實在無法明確表達,所以也不能確定,因此也難以估計預後的狀況,不過學長看心律覺得VF的波形算是大,應該OHCA沒有很久。
第一趟OHCA跟第一趟ROSC竟然發生在同一天,真的是蠻妙的感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