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月30日 星期六

[2015/1/30] 451-Fever

[451-Fever]
疾病派遣,病患為一名90歲爺爺,家屬表示他今天一直發抖,意識狀況比較差,過去有高血壓、洗腎,但昨天沒有去洗,我直覺覺得病患應該是要發燒了,體溫一量38.8度,其他生命徵象算正常,SBP100~110,HR82,但感覺末端循環比較差,血氧不易測量,在80~95間跳來跳去,看起來沒有明顯循環問題,我就把昨天沒有洗腎的這件事放一邊,以感染發燒造成意識較差去處理,家屬要求送榮總,路途比較遠,送醫過程生命徵象差不多,我確認呼吸音是clear,血氧一樣跳來跳去,我們決定先給cannula看看,但血氧依然一直跳,後來我們換成simple mask後繼續監控,但病患的狀況我們越想越奇怪,我跟學長一人抓著橈動脈,一人摸著頸動脈,並看著病患呼吸,這時我原本想上3 lead,但這時病患就吐了,當我們在清理的過程就差不多到院,後來檢傷一級,直接進急救室,12導有心律不整。這趟有點太小看病患的狀況,雖然現場以感染去處理,但車上一直無法掌握生命徵象,應該立即用比較高規的方式去處理,包含直接給氧,上3 lead。

[2015/1/29] 449-MI

[449-MI]
這趟是一趟EMTP派遣,我們只比轄區分隊稍晚到達,一踏進去看到轄區分隊正在測量生命徵象,病患意識清楚,鬆了一口氣,病患年約80歲奶奶,說他最近心臟裝支架,現在胸悶沒有轉移,稍微喘,現場生命徵象正常,血壓脈搏都正常,但由於病史十分地貼切,我們決定跟車送醫,在搬運過程中,我先下樓準備NTG、Aspirin和12 lead EKG,這是我第一次在院外執行12導程,過程比我想像得快,開車後一些人協助測量生命徵象,一位學長專職貼lead,一分多鐘的時間就請駕駛路邊停車進行,列印結果,我也趁停車時測量血糖,後續在車上給了一顆NTG,而Aspirin因為奶奶不清楚他對什麼藥物過敏,我們就沒有給,到院後就直接進去急救室。這張EKG還蠻難判讀的,首先心軸一整個反過來,大概在-120度,這樣看來II, III, aVF有t wave inversion的狀況,但由於不知道病患之前做支架是哪個位置,剛做完有短期的t wave inversion或ST depression是正常的,此外,lead III第二、三個個QRS有點像LBBB,但其他lead卻沒有顯現,最後,胸前導程全部都是負的,不知道是為什麼。這張EKG還沒辦法全盤了解,但下壁的部分是有缺氧的狀況,只是不知道這是不是之前留下來的問題。


2016年1月29日 星期五

[2015/1/29] 443-疾病

[443-疾病]
毛毛雨的下午,警鈴響起,來了趟EMTP派遣,支援轄區分隊,疑似OHCA,到達現場時,轄區分隊正在倒車,準備送醫,我跟學長抓著插管包和IV包開門奔向另一台車,隔著車窗可以看到並沒有在執行CPR,應該不是OHCA,轄區分隊的學長交接說病患在家中喝湯,突然con's change,過去有HTN、DM、Dementia,現場Coma,呼吸喘,給予NRM,病患RR約24次,我看了一下血氧機spO2 98,HR 120,橈動脈摸得到,ABC基本上都還維持得住,接下來就是找原因,轄區分隊學長負責測血糖,我確認呼吸音,永吉的學長看pupil,呼吸音有rales和wheezing,確認沒有發燒和心臟病,只得到最近有感冒,這條路線索還是不太夠,而pupil成pinpoint對光沒有反應,看護並不清楚病患的用藥,而走ICH,BP 120/64也沒有cushing triad,我觸診了p't的頸部,沒有僵硬,原本想加測單腳滑脫和Babinski,不過距離遙遠便作罷,而血糖測出來也是正常,到院前病患意識有明顯改善,對聲音有反應了。
這趟最後我們並沒有得到答案,不過在送醫過程大家的思考和交流是有趣的。

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

[2015/1/27] 430-疾病

今天勤務量比前幾天稍少一點,大多也是比較一般的case,倒是晚上在跟其他志工練習流程,來了一趟台大校園內的OHCA,馬上跳上去,可惜距離太遙遠加上尖峰時間車流大,到達現場前,就看到轄區分隊把車開走了。

[430-疾病]
現場是分隊鄰近的辦公大樓,到達現場時,年約60歲病患已經自行下樓,表示剛剛小便時解不太出來,用力後就暈倒,現場測量生命徵象,SBP84,HR50上下,蠻像過度刺激迷走神經造成的,找到Syncope的可能原因後,順便瞭解一下排尿不順的原因,這有可能是UTI、攝護腺肥大或者結石等,可以從病史和理學檢查診斷,同時他也表示右後背會酸,在右腎上扣診確實感到疼痛,且病患有攝護腺肥大的病史,這兩部分都需要考慮入內。

2016年1月25日 星期一

[2015/1/25] 414-低體溫

這個週末台灣冷到都要結冰了,連台北市平地都下雪,白班B1的學長八小時內就跑了6趟OHCA,到今天的勤務量還是很大。

[414-低體溫]
菜市場內的疾病派遣,我們將車停在入口,推著擔架進入,病患是84歲的爺爺,接觸時他坐在店家的地上,旁邊的外勞說他突然沒力坐下,平常意識清楚,過去有高血壓心臟病,評估意識並不是太好,對聲音有反應,現場體溫計顯示Low,血壓81/60,其他數值正常,初步判斷可能是低體溫或者低血壓造成的,上車後先打上IV,並被動回溫,送醫過程中再次測量生命徵象SBP170,體溫上升到34度,血壓數值跟現場量到的差距大,可能是因為衣服太厚導致,由於輸液也沒特別加溫,因循環看起來無明顯問題,便把IV lock,到院檢傷體溫35度,持續被動回溫。由於週末支援路跑,特別有研究過一些失溫的處置,現場體溫在34度以下(耳溫槍只能量到34度)屬中度低體溫,應立即被動回溫並考慮43度IV主動回溫,但目前車上還沒有辦法做主動回溫,倒是針對低體溫的病患可以上個3 lead監控心律。

2016年1月20日 星期三

[2015/1/20] 398-疾病

[398-疾病]
中午時間的雙軌派遣,勤指說病患剛做完PCI返家後意識改變,腦中冒出標準的OHCA流程,由於距離分隊不遠,我們幾乎跟另外一個分隊同時到達,病患坐在路邊的椅子上,我們先搬運上擔架比較好處置,對通有反應,SBP60,其他生命徵象正常,我馬上上車準備EKG,送醫過程一人量生命徵象,一人做EKG,一人打IV,在半路病患就醒來了,血壓也回穩,IV雖然打上不過沒有run。我個人猜測應該是心律不整導致的,現場第一張EKG很重要,不過是NSR,沒有抓到什麼證據,後來因為心臟功能回復正常,心輸出足夠就醒了。

2016年1月17日 星期日

[2015/1/15] 378-疾病

[378-疾病]
勤指告訴我們病患呼吸慢,疑似OHCA,雙軌派遣,到達現場時轄區分隊還沒到,我們把大全套(六包)帶上樓,一踏進門就看到年約80歲爺爺坐在輪椅上,旁邊有個護士,他表示今天例行來換NG,發現狀況不太對,我上前確認意識,對痛有反應,生命徵象除了SBP80外都正常,家屬表示他之前有裝過stents,平常會講話,早上起來就突然變這樣,我們搬運下樓上車後再次確認生命徵象,血壓還是不高,HR明顯下降,在60附近徘徊,馬上決定上3 lead監控,Lead II呈現1 degree AV block,同時備IV,可惜在車上沒成功打上,到院後推進急救室,12 lead 出來Lead II 和 aVF有ST depression的狀況,但又沒有很明顯,過了五分鐘再做一張又恢復正常。這個case大抵可以導向心臟問題,但在我們離開之前到底是什麼問題還沒有很明確,此外,醫生有提到他的病歷上有Uremia異常的紀錄,也需要一併考慮進去。

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

[2015/1/14] 371-疾病 376-墜樓

今天上午都沒什麼派遣,中午開始就精彩起來。

[371-疾病]
公車疾病救護,在路上兩號打電話來說疑似OHCA,請我們準備,到達現場我拉下擔架,先帶著三寶進去,病患為年約90歲爺爺,意識不清,對痛有反應,旁邊的外勞表示他過去有心臟疾病,搭公車到一半就變成這樣,我們量測生命徵象都正常,瞳孔右側正常,左側開過白內障,上車後血壓血氧有點掉,SBP大概在90上下,我們給個cannula後監控血壓,單腳滑脫也正常,始終找不到意識不清的原因,再加上血壓一直掉,決定上個3 lead監控,結果是NSR,到院後血壓有回覆,意識狀況也有改善,醫生在問診的時候,外勞表示病患昨天有說胸痛然後吐了兩次。個人是覺得問題比較導向心臟問題啦,但沒有follow到12 lead很難說,這個case算是很不明確的。

[376-墜樓]
小加班撿到一個墜樓EMTP派遣支援復興92,由於復興也是被現場派遣的,所以我們到達時,復興也剛到沒多久,病患年約25歲,從四樓墜落,意識混亂,可以對答,但沒辦法好好配合,左手、左腳、骨盆皆變形,左額頭有個L/W,鼻孔有流出血水,我們到達時復興已經把頸圈上了、左手完成抽吸式護木,我們用四條三角巾把病患雙腳幫起來,我抓空檔確認一下呼吸音是否對稱,就上長背板上車,車上病患躁動沒辦法打IV,SBP110,HR130,血氧96,我開始詳細檢查頭部的傷口,約3*2L/W,可以看到頭蓋骨,pupil雙眼6mm,對光反應微弱,左眼有熊貓眼,病患鼻孔有流出類似鼻涕的東西,我也把它擦出來確認不是腦脊隨液,到院後就啟動Trauma Team。覺得這趟自己的表現反而沒有上次solo responce好,車上應該做更完整的ETTC survey。

[2015/1/13] 368-疾病

[368-疾病]
住家疾病派遣,到達現場家屬表示83歲爺爺音痔瘡住院八天,中午返家後傍晚意識突然下降,GCS414,呼吸喘,過去有DM和中風,接觸病患時呼吸超過30下/分鐘,血氧56,HR150,BT37.4,血糖血壓測不出,呼吸音正常,上NRM後拉到85左右,用搬運椅下樓時學長用金手指繼續監控血氧,上車後血氧90,BP130/80,HR130,B/S414,到院後血氧95,BT38.0,心律不整。這趟從現場到送醫都不斷在找喘的原因,沒發燒且沒有Rales,現場難走肺炎這條路,再加上單純感染發燒的代償不太可能讓一個八十幾歲的爺爺HR拉到150,血糖雖然高,但也不致於會喘成這樣,且血壓也算高,也沒有溶質性脫水的狀況;回來後跟何醫師討論覺得還是有可能是肺炎,每個人的狀況不同,不能單從體溫和rales去判定沒有肺炎,可能稍微發燒一點和一點點的rales對某些人來說就很嚴重,頻脈可能是因為低血氧造成的心律不整。

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

[2015/1/11] 354-意識不清

[354-意識不清]
自殺傾向的派遣,到達現場是一計程車司機報案,說他的老闆住在這有輕生的念頭,電話也把不通,我們請車組來協助,學長爬到屋頂從外面看進屋內(2F),可以看到疑似輕生者的鞋子,警察也到以後,我們就直接從裡面把門勾開,進去看到一名年約60歲男性躺在床上,意識不清,一名學長立即評估,其他人去其他房間看有沒有其他人,沒發現後回到房間協助學長處置,病患對通有反應,血壓血氧體溫血糖都正常,但針狀瞳孔且對光沒有反應,現場沒有發現任何異狀或藥物,搬運上車後測spCO為14,但我們現場沒有偵測到CO濃度,保險起見還是給NRM,並通報急救。由於CO中毒也不會有針狀瞳孔,到底什麼導致病患意識不清到院前不得而知。

2016年1月10日 星期日

[2015/1/8] 344-疾病

[344-疾病]
養護所的勤務,通報病患喘,到達現場我們帶著三寶和搬運墊上二樓,年約90歲奶奶今天清晨有嘔吐,現在呼吸喘且有發燒,現場呼吸約24次/分鐘,血氧正常,BT39.2,HR140,我確認一下呼吸音右側有較明顯的rales,感覺是有點像肺炎,不過心跳異常的快,養護所已經有給cannula 3L/min,我們就延續使用,搬運上車後HR也差不多,就算是因為發燒心跳快,一個90歲奶奶也不太可能會跳到這麼快,但由於其他生命徵象還正常就沒多做猜測,到達醫院EKG出來是Af(心房撲動)。呼吸喘發燒很容易聯想到肺炎,但這個案例有可能是因為感染導致心律不整,而過快的心律又導致呼吸喘。

2016年1月7日 星期四

[2015/1/7] 337-意識不清

[337-意識不清]
到達現場時家屬表示年約80歲患者有點像中風,在上樓的過程中同時收集資訊,病患有HTN和Dementia,半個小時前發現意識狀況變差,左邊比較沒有力,嘴巴也歪一邊,上次看到正常約4個小時前,接觸病患時頭低低的,意識清楚,但平常就不太會講話,生命徵象都正常,左側的確比腳沒有力,但除次之外也沒有很像中風,搬運上車後作單腳滑脫,都正常,因此沒有啟動CVA小組,不過送醫過程和到院後的血壓越來越高,就生命徵象的角度來說是越來越像,不過到院後追蹤CT,確實有些缺血的小區塊,但都是舊的。這個案例在神經學評估和生命徵象上都沒有非常像,實在不容易判斷,只能靠經驗了。

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

[2016/1/6] 330-嘔吐 332-意識不清

[330-嘔吐]
到達現場家屬表示年約60歲男性嚴重嘔吐,我們進到房間內他吐的動作非常的大,躺在床上,但當要吐的時候就會翻身180度吐到床下的臉盆,嚴重的嘔吐有遇過,不過吐的這麼誇張還是第一次看到,便懷疑會不會有併合其他的問題,像是CVA,腦壓高也會吐,AMI也有可能會吐,過去有心臟病史和最近吃了一些乳製品,以機轉來說一般的腸胃炎是有可能的,病患也表示有一點胸痛,但沒有轉移,現場的生命徵象不像CVA,現病史也不太像AMI,所以就以一般的疾病送到醫院,不過12 lead EKG出來卻是有STEMI的狀況,算是不典型的徵狀,不容易判斷。

[332-意識不清]
這趟是支援的勤務,原本以為是OHCA,帶著插管包和藥包跑進去,轄區分隊已經在測量生命徵象,確定不是OHCA後開始進行交接,病患年約70歲,有DM病史,現場意識不清,呼吸喘,血氧75,SBP90,BT39.2,B/S80,給予NRM後血氧拉到96,由於現場空間狹窄,我沒有太多機會接觸患者,後來就搬運上車送醫,到院後血糖測起來只有58,直觀來說意識不清可能是低血糖造成的,呼吸喘及發燒有可能是肺炎,很少遇見這種併和徵狀,但送醫的時間太短,沒有機會做太多事情。

2016年1月2日 星期六

[2015/12/31] 318-小兒OHCA

來高救隊一個禮拜,經驗真的提升蠻多的,可能是因為趟數多,也可能是因為在高救隊,很多之前沒遇過的類型,短短一週內都遇到了,而在2015最後一天一早跑了一趟燒燙傷後就連兩趟OHCA,最後一趟還是大魔王-小兒OHCA。

[318-小兒OHCA]
剛結束雙軌支援的OHCA派遣,回到分隊不到5分鐘警鈴又響了,四個月嬰兒異物梗塞A1派遣。這麼小的年紀不管他是派疾病、抽搐、OHCA,我覺得都有可能是熱筋攣而已,至於異物梗塞,由於我們沒有小號的喉頭鏡跟endo,只能做BLS,當我從車上那小兒BVM出來時 ,勤務中心打電話來說確定OHCA,便在車上做了簡單的分工,一到達現場,我跟學長就抓著三合一、AED還有小兒BVM衝上樓,透過玻璃門可以看到有人已經在CPR,一位學長上前重新評估,一位準備AED,我則是組裝BVM,接上氧氣,接觸病患時可以看到嘴唇已經發紺,膚色蒼白,確定沒有脈搏後,先拿了旁邊的衣物墊在病患肩部,用嗅吸姿勢暢通呼吸道,CPR同時貼上AED(前胸後背),可惜是Asystole,病患的褓姆說她剛剛喝奶完就去睡,再看到他就嘴唇發紺,由於我們只能做BLS,還是需要PALS介入,便啟動打帶跑,一位學長抱著嬰兒CPR,另一位拿著三合一和AED,我先上車準備擺位,嬰兒一上車開始施作15:2,由於褓母一直沒有下來,我們就先行開走送台安,到台安後先由急診醫師插管,兩位小兒醫師接手做後續的急救,但在我們走之前都沒有好消息。之後嬰兒的媽媽也有趕到醫院,當下的氣氛實在超凝重的。
小兒OHCA實在太少見,跟我一起出勤的學長之前也只有遇過一個,面對這種大魔王,在車上先行分配工作是有幫助的,不然太少遇到可能會不知所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