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2月21日 星期日

[2015/2/19] 528-CO中毒

[528-CO中毒]
今天因為弄演習的道具在分隊待到比較晚,來了趟餐廳的疾病派遣,勤務中心有提醒我們可能是CO中毒,到達現場時,轄區分隊的救護車和車組都到了,我們協同上去查看,餐廳有三層樓,有人不適的地方也是第三層,踏上通往三樓的樓梯,我腰帶上的CO感測器就開始叫,數值從25、31...我最高看到187ppm,開始疏散三樓的所有人,不適的患者也請旁人協助搬運到一樓,到一樓後大聲詢問有多少人不適,舉手的至少三十個人,我們通知勤務中心要啟動大量傷病患,並從車上拿下封鎖線,請轄區管制現場,並規劃兩個車道當醫療通道,明顯頭暈嘔吐者,先用車上兩支攜帶氧開始給氧,接下來開始檢傷,有明顯表徵和SpCO超過25者接掛紅色,spCO20以上無表徵給黃色,當支援車輛到達後便開始送醫,以鄰近醫院和有高壓氧的醫院為主,最後因為支援車輛不夠,我也跟著一位學長送了兩個人去醫院。說真的不管之前上了多少課,做過多少次演練,大量傷病患唯有跑到才是真的,這次也很幸運參與到決策圈中,這幾天針對各個環節做了思考,尤其CO中毒的MCI跟之前演練的都很不同,將一些想法列於下:

  • 檢傷:基本上依照START,現場全部患者都是綠色,因此現場檢傷主要是依照表徵和spCO數值而定,唯一開始有點小看病患數目,僅先挑幾個看起來比較不舒服的患者側spCO,但這樣太慢了,我的想法是直接快速切成頭暈想吐、頭暈及目前沒感覺三類,檢傷資源及醫療資源也可以集中在紅區,檢傷卡可以寫上spCO數值。
  • 治療:CO治療就是吸氧,個人覺得在現場靠著幾支攜帶氧實在緩不濟急,一支滿的小氧只能撐19分鐘,更不用說大部分都不是滿的,我在使用上只開10L/min,以延長使用時間,但還是不足,我個人想法是覺得在救護車動線良好下,車子一到立即上三個病患並開始吸NRM,送往醫院。
  • 後送:台北有四家具有高壓氧能力的醫院,但當天患者眾多,不太可能全部塞到那四家醫院,但我並沒有了解什麼樣的病患一定要送往高壓氧醫院,而什麼又可以在一般醫院慢慢吸NRM亦可,趁週末我閱讀了Masimo(spCO sensor廠商)所提供的文件,其中有點值得參考:
    1. 吸空氣(Room Air)CO的半衰期約300分鐘(300分鐘濃度減半),吸NRM之半衰期約60分鐘,高壓氧(2.5~3個大氣壓)之半衰期約23分鐘,使用高壓氧治療可大幅縮短CO中毒的影響時間。
    2. 中度CO中毒(COHb 21~40%)之表徵與預後與COHb濃度非正相關,如無法取得COHb(spCO)則以表徵判斷嚴重度,如可取得應一併考慮。
    3. 引用2006年Hampson NB和Weaver LK針對非侵入性CO sensor提出的處置指引,意識改變及神經學障礙併和spCO>25應送往有高壓氧之醫院。
    4. 至於spCO與COHb的相關性,我隨意抽兩份文獻都是呈現中度以下正相關,雖無法取代正規COHb測試,但對於第一時間判斷CO中毒是個好工具。


參考資料:http://www.physio-control.com/WorkArea/DownloadAsset.aspx?id=2147485313

2 則留言:

  1. 每次放假第一件事就是看你有沒有出刊^^ 嘿!
    越來越厲害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