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

[2015/2/23] 539-非外傷性出血 541-車禍

[539-非外傷性出血]
吐血和氣切雙軌派遣,到現場年約70歲婦人躺在床上,口鼻氣切管冒出大量鮮血,意識對痛有反應,當下沒辦法判斷出血點到底是在哪,但明顯已經影響到呼吸了,現場SBP64,血氧34,我們拆除呼吸器換BVM bagging,有效將血氧拉至90以上,拉床單就開始搬運,車上一個人持續bagging,一個人測量生命徵象,我本來準備打IV,但因為距離醫院太近便作罷,車上血氧維持在80~90之間,病患意識明顯改善,對聲音有反應,但到院前一百公尺,血氧機突然測不出來,病患意識改變,頸動脈摸不到立即開始CPR入院,進去後又有pulse,但過一陣子又開始壓了,經過30分鐘還是急救無效。這趟應該是我跑救護以來最硬的勤務,ABC全部有問題,在以往的經驗,氣切病人難度難度真的很高,氣切管的狀況不易掌握,也不太能調整,裡面有異物也沒辦法抽吸,今天這個case到院抽吸的狀況是口中的血比較多,看起來比較像是食道那出血,可能是因為出血量大或者氣切管的cuff有問題,並沒辦法保護好呼吸道,雖然我們用BVM短暫維持住呼吸,但後續可肺又淹掉,或者是因為出血量太大導致OHCA,個人覺得這趟的狀況算是超過目前台灣EMS的防守範圍。

[541-車禍]
分隊附近的車禍,到達現場就看到一位婦人躺在地上,頭上已經沒有安全帽,他的機車跟他距離約4m,而他又跟肇事車距離4m,我帶著急救包和頸圈先去確認還有沒有生命跡象,現場對痛有反應,左腳open fracture,我先上頸圈,腳的問題由另外兩位學長處理,抓緊時間看瞳孔,左5-/右3+,血氧96,脈搏72,之後就上長背板送醫,送醫過程做防禦性給氧,一個人處理生命徵象,一個人做二評,一個人打IV,並在到院前啟動創傷小組。這趟勤務很特別的是現場四個人的默契很好,完全了解現場需要什麼而什麼還沒做可以快速補上,送醫過程也把能做的全部上了,是趟成就感十足的救護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