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6月13日 星期一

[2016/6/14] 918-膝蓋腫脹 919-過敏性休克 920-創傷OHCA(墜樓)

今天台北從早就下著雨,救護量就隨之增多,也跑了一些蠻值得學習的案例。

[918-膝蓋腫脹]
年約90歲的爺爺,兩週前因為跌倒導致左膝蓋粉碎性骨折,從昨天開始覺得疼痛,且腳沒有力,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病史,目視可以看到左膝蓋明顯比右邊腫,且觸診比較熱,體溫38.0,其他都正常,家屬表示爺爺最近三天都有感冒症狀,也無法判斷發燒跟膝蓋有沒有關係。到院後聽VS在跟PYG說要怎麼處理這病人,在旁邊偷聽還蠻有趣的,醫生說首先要先照張X-ray看他裡面是怎麼開的,最重要的是要鑑別這腫是Sepsis還是一般的Reaction,去抽膝蓋的積水WBC一定不低,但針對Sepsis有比較嚴格的定義,接下來就是做culture看看裡面有什麼東西,如果是Sepsis,則要看跟感冒有沒有關係。

[919-過敏性休克]
診所內的派遣,到達時護理師已經在打IV,表示年約80歲奶奶昨天晚上撞傷頭,已經縫合處理過,今天早上因為頭暈來就診,給了Keto和Difenac(NSAID)一支後返家,30分鐘後覺得皮膚癢,病患再回到診所,在打了兩支Decadron(類固醇)後就突然Syncope,血壓80/50,我們到達時,病患意識清楚,但現場血壓量不出,血氧92,脈搏57,體溫35.3,其他生命徵象正常,四肢比較紅,但並沒有表示哪裡特別癢,由於診所已經有一條line了,我們想說先搬運上車,如果沒有明顯改善就再打一條(過敏性休克一條應該拉不起來),到車上後血壓回升到110,血氧差不多,但病患不喘且呼吸音正常就沒有給氧,而第二次量又掉到69,但離醫院已經很近了來不及補一條,到院後血壓只剩46/31,脈搏還是5x,進去後先給一支bosmin IM,在掛bosmin drip。這個case雖然很早就導向過敏性休克,但他的狀況實在很尷尬,再加上剛上車量到一個110的血壓,導致我們並沒有再做更多的處置,個人覺得這個case至少要在打一條line,意識不清就可以考慮再給bosmin IM。

[920-創傷OHCA(墜樓)]
一開始報二樓墜落,出勤途中打電話來說確定是OHCA會再加派支援給我們,但其實就是把二踢叫出來,年約25歲病患仰臥在路口,頭後方有一灘血跡,左耳耳漏,我直接下車確定是OHCA就開始CPR,AED貼上去後是PEA,由於現場下著大雨且病患看起來是腦傷導致,我們上完口咽後便開始上頸圈長背板,第三次分析後離開現場,車上持續CPR並嘗試打IV,但他血管實在太沉了,看得到但打不到,到院後用sono掃也沒有任何心臟收縮,常規的急救後就結束了。今天也有討論創傷OHCA要不要用Lucas,依照桃園的流程,因為怕有胸部的傷害,所以創傷一律不用,但今天現場我覺得他應該是腦傷導致的,其實可以上,不過我們最後沒有用就是了。這趟是我第一次跑創傷OHCA,其實很多東西都不太熟悉,但所有情境都是這樣,跑過就知道了。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